德潤心靈 鑒美鑄魂 人文素養系舉辦第十七屆5.25心理健康活動月之德潤心靈思政講堂---書法鑒賞講座
人文素養系舉辦第十七屆5.25心理健康活動月之德潤心靈思政講堂---書法鑒賞講座
在第十七屆 5.25 心理健康活動月期間,為進一步深化思政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,提升學生人文素養,培育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,人文素養系精心策劃并成功舉辦了 “德潤心靈思政講堂 —— 書法鑒賞講座”。此次講座由思政教研組陳文華老師主講,以書法藝術為載體,通過豐富多元的內容與互動環節,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兼具藝術魅力與思想深度的文化盛宴。
(講座現場)
講座伊始,陳文華老師以 “什么是書法” 為切入點,帶領師生們走進書法藝術的殿堂。他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讓同學們認識了楷書、行書、草書等書法形式,展示了不同歷史時期書法作品的獨特風格與文化內涵。陳老師指出,書法不僅僅是簡單的書寫藝術,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,蘊含著中國人獨特的審美觀念、哲學思想和精神追求。他通過一幅幅經典書法作品的圖片展示,讓師生們直觀感受到書法藝術的線條美、結構美和意境美。
接著,陳文華老師深入探討了 “什么影響筆觸” 這一話題。他從書寫者的心境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,陳老師通過分享古代書法家的故事,如王羲之在心境平和時創作出《蘭亭集序》等,說明心境的變化會在書法作品中留下痕跡。他鼓勵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,也可以通過練習書法來調節情緒,舒緩壓力,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安寧,這與 5.25 心理健康活動月關注心理健康的主題不謀而合。
(現場互動)
隨后,講座進入激動人心的 “愛國主義書法作品鑒賞” 環節。陳文華老師選取了多幅具有代表性的愛國主義書法作品,如顏真卿《祭侄文稿》、岳飛的《前出師表》、以及譚嗣同和于右任的書法作品。他詳細介紹了這些作品創作的歷史背景,講述了作者在國家危難之際所展現出的高尚氣節和愛國情懷。他引導同學們思考,在新時代,我們應該如何傳承和弘揚這種愛國主義精神,將個人的成長與國家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。同學們被這些作品所蘊含的深厚情感和偉大精神深深打動,現場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。通過這一環節的學習,同學們不僅提高了書法鑒賞能力,更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,進一步堅定了理想信念,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。
(講座現場)
在 “臨摹展示” 環節,陳文華老師親自指導,現場揮毫潑墨,為同學們展示書法臨摹的技巧和方法。同學們全神貫注地觀看,紛紛拿起毛筆,在紙上認真臨摹。在臨摹過程中,很老師走到同學們中間,耐心地進行指導,糾正他們的書寫姿勢和筆法問題。同學們熱情高漲,相互交流學習心得,現場彌漫著濃厚的藝術氛圍。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,許多同學都完成了自己的臨摹作品,雖然筆法還稍顯稚嫩,但每一幅作品都飽含著他們對書法藝術的熱愛和認真學習的態度。講座的最后,大家共同書寫 “中國” 二字。同學們滿懷深情,用心書寫,一筆一劃都凝聚著對祖國的熱愛和祝福。這些 “中國” 二字,有的蒼勁有力,有的飄逸靈動,雖然風格各異,但都表達了同學們相同的愛國情懷。
(學生書法展示)
此次書法鑒賞講座作為人文素養系第十七屆 5.25 心理健康活動月的重要活動之一,通過將書法藝術與思政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,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感受傳統文化魅力、提升藝術修養、陶冶心靈情操的平臺。活動不僅讓學生們深入了解了書法藝術的相關知識,提高了書法鑒賞和書寫能力,更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,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,培養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。
撰稿人:人文素養系 姜佳美